- A+
道家气功功法之吐纳须知
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气,则无饥渴之感,所谓“气满不思食。”种种功效,日久自知,不必详述。如果有对道家气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道家气功全套学习视频。
练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练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辅助,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气,以气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对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疾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憋端。
平日注意保养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气,《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内含养生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气顺,试看哪位气功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气,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腥荤属沉浊之气,食之必使先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气散而不聚。故均宜避之。应持素食淡饭,以养真气,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气,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练气者不可不知。
不可当风吐纳,练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练气当禁烟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气。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入于肺经大声叫喊;入于肾经则情欲不节……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气耗,故宜戒之。
即此—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道教内功里面,只为基础功法,学者得其真趣,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气功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因为练习气功的时候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忌浮躁,而年轻人由于心性还不够沉稳,如果练习不当的话,那么是很容易出现偏差的,所以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来选择练习气功,如果你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那么就一定要记得过来了解一下了。
道教养生修炼方法的种类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家是鼎足而立的。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利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视,羽化登仙。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由道家这一异于儒、佛的独特着眼点,决定了在传统养生、长生的修炼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
道教从养生健身、延寿成仙的宗旨出发,全面继承发展了中华传统诸家的各种炼养方法,并吸收了外来佛教、印度教炼养学的精华,形成了自家多渠道、多层次的气功养生体系。较之以精神解脱为根本宗旨的佛教及以道德修养为根本立场的儒家,道教显然更长于养生,独具佛、儒两家所缺的叩咽、辟谷、服饵、房中等术,具动静兼备、内外结合的特点。如果有对道家气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道家气功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