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周天功的传统练功法
小周天功,传统上又称“百日筑基”。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一般都是借物取喻,很难理解,使人如坠雾中。但大体来讲,可分为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六个步骤。其简要过程是:摆好姿势,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形神安静即为炼己。然后一念归中,凝神入气穴,缓缓调息入细,引短令长,以后天呼吸接先天气穴(丹田),就是调药。如果有对周天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周天功全套学习视频。
由于神返身中气自回,此时散失在外的气,即得重返于气穴;而当静极之时,正有动机,于恍惚杳冥之中,觉丹田气动,这时是产药。气机既已发动,即为先天之精,并将可能变为后天交媾之精,此时运用吸、抵、撮、闭四字诀,以火逼金行,就是采药。继续用武火烹炼,就是封炉。而后使意气相依,以意下引至尾闾,上夹脊入泥丸,此时进阳火;再使由泥丸而前经绛宫复归于气穴,行退阴符,这就是借后天呼吸之文火,来烹炼药物。
所说“筑基”,即指上述这段历史,意即可为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后两段功夫打下基础。至于所说的“百日”,只是喻言,是说这步功夫在整套三步功夫中相对较短。下面分述六步功法。
①炼己,指的就是如何集中意念,排除杂念,所以又称为修心、炼性。此步功夫强调建立起正念、真意,在程度上来说,真意较正念更为安静、集中,因此内丹术中称它为“土”,又称“黄婆”,是媒介。炼己的关键是排除杂念,思想入静,具体方法大多采用意守丹田或数息,可能见第四章“调心锻炼”一节。
②调药:就是设法得到足够的药物,以供冶炼。这里的药物即指精、气、神而言。三者是以神来调精、气的药,使它充实、旺盛。具体方法就是凝神入穴,在炼己排除杂念的基础上,意守下丹田。凝神的时候,只是用意,想在下丹田,以求意到气到,发生作用。但应在有意无意之间,不可用意太过,要若存若亡。
③产药,通过凝神入气穴的锻炼,精气渐渐旺盛,于是产生了小药(大周天产大药)。小药产时,就是一般所说的一阳生、活子时。是练功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景象。在古代丹书中,对这种景象时的描述大都略而不详,其大致情况是:丹田融和,从十指至全身,周身酥绵快乐,身从耸直,心自虚静,四肢似不能自主,杳杳冥冥,恍恍惚惚,似将走汇而并不走泄。接着丹田缓,窍中之气,自下往复行,行毛际,痒生难禁,光透眼帘,阳物勃举。
上述产药景象,在时间上仅是一会儿。对此,要如鸡抱卵那般耐心,等待它自己产生,不能刻意追求。假如主观想象地要它发功,即非真机,毫无益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发念等原因,有时举阳这后,会有泄精。这会使才产生的一点先天精气,又化为后天浊精了。当有这种预感时,须采取一定方法,这就是守上丹田泥丸宫,或用吸、抵、撮、闭四字诀。
④采药,小药即产,即应及时采药。采取之诀,古道都也属不传之秘,实际上就是丹书中透露的“火逼金行”。火,指 心、神,即用意;金,指肾中精气。具体方法就是加强意识的作用,使暖气感往下往后行。意念除了可以守泥丸宫外,一般采用吸、抵、撮、闭四字决。即“撮提谷道(肛门),舌抵上腭,目闭上视,鼻吸莫呼”(《类修要诀》)。与此同时,要加强后天呼吸,必须进用武火(深呼吸。)这样,“鼓之橐龠,吹以巽风,煅之以猛火,火炽则水沸,水沸则驾河车”(性命圭旨)。才能采药入炉。
⑤封炉,亦即封固。即所谓“药已归炉”,必要封固,不令外驰也⑥(《玄妙境》)。封固的方法,仍要按前述的四字诀,继续火逼金行,使之自然上行于督脉。
⑥炼药,当封固之后,仍采用“火逼金行”的方法,续进武火(口吸)使暖流感自然走上背部督脉,通过三关,再自头顶而下,接前面的任脉,用文火(鼻呼)而复归于下丹田,和成小周天运转(任督交流),这就是炼药。
在通三关时,有的顺利,有的困难。如在夹脊关遇到障碍,一方面可用意上引,一方面微提撮肛门;在玉枕关遇到障碍,可以闭目上视,用意上行。但是,切勿急躁欲速,日日锻炼,功到自成。在炼药过程中,往往感到口液增多,咽下去时感到清香味美,此即“玉液还丹”,极为丹家所重视,不可唾去。如果有对周天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周天功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