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站桩的三种基础站法
一、站桩的基本体式
站桩的形式有多种,就身体姿势而言,各种桩式都是由下肢和上肢的不同动作组合而成的。
从下肢动来看,桩式可以有两种划分。一种是根据大腿和小腿的弯曲程度来分,弯曲程度大为低桩,弯曲程度小为高桩。另一种是根据脚的摆法来分,其中有三种基本形式:平行式、内一字式、外一字式。在此基础上又演变出内八字式、外八字式、丁八步式等。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洗髓功全套学习视频。
从上肢动来看,桩式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环抱式,两臂弯曲如环,手掌不相接,手心向内。其中又分有养生式、抱月式、贯气式等。第二种是外开式,动作要领与第一种基本相同,只是把手心向内变为手心向外。其中又分有柱地式、排云式、举鼎式等。第三种是直撑式,两臂伸直用力。其中又分有推山式、立地式、托天式等。第四种是变换式,是指上述三种情况以外的各种手式。
二、浑元桩
浑元桩又称浑圆桩、混元桩,目前流行的浑元桩源自王芗斋先生的意拳,属于意拳的基本功,又称养生桩。从形体动作来看,浑元桩的下肢是两脚与肩同宽,呈外八字或平行式;浑元桩的上肢采用环抱式,即两臂体前环抱,两手不相接。练这种桩法一般采用高桩。
如何练好浑元桩呢?要摒除杂念,心神安详。站桩“主要是以神意为主,不求枝节片爪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失调,要浑身轻松自如,心旷神怡,好像在大自然之内似的。”
锻炼时要永远保持意力不断的虚灵挺拔,轻松均整以达到舒适得力为原则。锻炼时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和,同时要脱换一个心目欢喜的状态,洗涤一切杂念,扫除一切情缘,寂静调息,内外温养,浑身毛孔放大,有如来回过堂风之感,使肌肉群不期然而然的变得好像一条空口袋挂在天空,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有如躺在天空地阔的草地上,又象立在悠悠荡荡的水中,如此肌肉不练而自练,神经不养而自养,这是锻炼的基本要义。这段话可以视为浑元桩的心法。
三、三心并站庄
从形体动作来看,三心并站庄的下肢采用内八字式,上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两手呈半球状置于腹前,另一种是两双臂在体前环抱。三心并站庄要求腰部命门后突,尾闾下垂,属于混元系列功法的基本功,也是松尾闾四部功的第一步功。
三心并站庄用的是“庄”而不用“桩”,“桩”取意于外,强调练功时形体静止如木桩;“庄”取意于内,强调练功时气血流畅如通道。练三心并站庄,是通过顶心、手心、脚心把气聚于体内,如果是从体外往回聚,属于外混元的练法;如果是从体内往回聚,则属于内混元的练法。而内聚的中心也有下、中、上三窍之分,对应练功的不同阶段。
四、太乙站桩
太乙站桩又叫太一站桩,目前网上谈论的太乙站桩由李一道长传授,属于道家筑基功法之一。李一道长传授的太乙站桩功包括四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第二部分的基础桩。
基础桩的形体动作是:双脚平站与肩同宽,双臂抬起在胸前,双掌平伸十指相对。这个动作与前面介绍的浑元桩大致相同,即下肢采用平行式,上肢类似环抱式。
太乙站桩与浑元桩的区别不在形体而在意念,太乙站桩要体会整体意识、良性意识、颤抖意识。而其中的整体意识是感觉在体外有一双眼睛在高处看着自己,要关照全身而不是某一部位,而且不追求热、凉、麻、酸、震等动触。
五、结语
综上所述,浑元桩、三心并站庄、太乙站桩都属于所在功门的基本功,而且形体动作基本相同,浑元桩和太乙站桩下肢都可采用平行式,三心并站庄的内八字是从平行式演化而来的;三种桩法都采用了环抱式。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有两点,一是三心并站庄比其它两种桩法更强调松腰和垂尾闾;二是它们的心法有所不同,浑元桩强调“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三心并站庄要求三心并合,然后知而不守;太乙站桩主张整体关照,进而主动意想。但不管哪一种桩法,只要认真习练都可以收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洗髓功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