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易筋洗髓功
八段锦之两手托天理三焦的详细动作要领
1、首先做到姿势端正,为贯通经络做准备,做到几点相对,即肩井穴对涌泉穴,百会穴对会阴穴。
2、开始做动作之前,先阴掌心向上,双手交叠在少腹前,两手与肚脐形成一个三角。将气机收在了下焦丹田,两手合抱于腹前时,不要抱得太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手抱得太高,气往上冲,容易出现高血压。如果有对八段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八段锦全套学习视频。

3、身体放松,两腿微屈,做到“八虚”:两腋虚-舒肝胆气;两肘虚-舒心肺气;两胯(腹股沟)虚-舒脾胃气;两腘窝虚-舒肾气。
4、托天时最关键的一点是掌根一定要向顶门上撑,这样才能打开手臂上的阴经,也才能抻拉整个后背背俞穴。
5、手臂上举时,注意要用两臂贴住耳朵,因为三焦也是走耳部的。年纪大的人手臂上举时可慢一些,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调整上举的高度。
6、两掌上举到最高点的时候,要稍微定住,屏息一会儿。屏息就可让我们的气机在五脏六腑之中鼓荡一圈,即“内按摩”,用气机按摩我们的五脏六腑。两臂上举并屏息,除了按摩内脏,也锻炼了人体的膈肌。经常锻炼膈肌,可延缓衰老。人体衰老的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容易气喘。比如,稍微走一下楼梯就累得气喘吁吁的,这其实是膈肌无力的表现,不能“气沉丹田”。要想让气沉到丹田,膈肌的力量必须大,全身的气机必须足,这都需要健康而有活力的身体。

7、双臂上举时有一个夹脊的动作,对活动背后的膏肓穴很有好处,可舒缓背部的疲劳感。
8、最后,两腿微屈,两臂在体前缓缓下落,然后恢复起始状态,即阴掌心向上,双手交叠在少腹前,两手与肚脐形成一个三角,目视前方。此时,身体的重心要缓缓下降,气往下走,全身都放松下来。两掌下落时要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保持上体中正。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中医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间,沿手背出小臂后侧两骨间上行,过肘尖,沿上臂后侧向上过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这些动作对身体两侧有一定的拉伸作用,而阴阳跷脉就位于身体两侧,通过拉伸这两条经脉 ,可以起到疏通经脉的作用。阳跷脉起于足跟之外,行于肢体外侧肌肉的表里,升举而上的动作,使脉中阳气运行,可以对阳跷脉中的阳气产生调节作用,通过阳气养筋脉的作用可以外濡胰理,行于下肢而主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行于髋部而利于髀股及胁肋部转向灵活,行于肩部而助上肢上下旋转,行于面部而司口眼之开,其与阴跷脉中阴气协同,使阴平阳秘,筋脉平和,可以条件肢体运动。
另外,阴跷脉起于足跟之内,行于肢体内侧肌肉之里,升举而上,共脉中运行阴气,主一身左右之阴。通过这一式可对阴跷脉中的阴气产生调节作用,阴跷脉通过阴气的濡养作用滋养所过之处的筋脉,行于下肢而主腿部及足部屈收,行于阴部及胸腹部可使筋脉柔顺而不挛急,行于面部而司口眼之合,与阳跷脉中的阳气协同,起到阴阳平衡的作用。如果有对八段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八段锦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