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理(一)
八段锦预备式的功理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功理
本式通过四肢、躯干的伸展抻拉,并配合调息,有利于元气、血液在全身的布散,与气机的升降。可调理三焦,畅通任、督二脉和手足三阴三阳经及脊柱相应节段;同时,可扩张胸廓,使腹腔、盆腔脏器受到牵拉、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脏腑机能。如果有对八段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八段锦全套学习视频。
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功理
传统医学角度
开弓射箭的动作可以直接拉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太阴肺经从大拇指走行手臂内侧前缘,联络肺脏;大肠经从食指沿手臂外侧前缘上行入脏腑,归大肠。肺(脏)与大肠(腑)相互表里,这两个脏腑之气通过这种松紧交替的经络按摩,逐渐松融畅通,从而调理上焦肺,下焦大肠。
膈肌松紧有序地运动,肩胛骨开合有序,腹肌也随之松紧交替,动作中配合呼气,使胸廓充分扩充,气血流通通畅,肺脏达到充分滋养,兼顾上焦、中焦脏腑的调通。
因此该动作直接有效针对上焦肺脏进行锻炼调理,久之肺气调通。肺主一身之气,将肺气打开,中可以助脾胃运化,金水相生,下可为补充肾水打开方便之门,功效甚深。所以将该动作放在第二位,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
现代医学角度
该动作直接运动肩周肌群,使其得到适度锻炼,可以预防中老年患者的肩周疾患。头部的左右扭动,可以预防颈椎疾患。该动作是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的三维同时拉开胸廓,比简单的扩胸运动更全面。
双手开弓动作,使单侧手臂肌肉也得到了锻炼,同时配合吸气,扩展了胸廓,增加肺通气量和心脏血液灌注量,从而增强心肺功能。使肺活量大幅度上升,吐故纳新,排除体内废气,使整个肺部得到全面调动。
现代人郁闷情绪比较多见,该动作有利于抒发胸中之气,消除胸闷,并能疏理肝气,治疗不良情绪所带来的胁痛、胁肋胀满等疾患。该动作促进代谢、释放疲劳感、疏导心情烦闷,综合起来可以带来一个全新的身体和精神面貌。
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功理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调养脾胃的方法原则应是益脾气、养胃阴,用药首当注意升降,次则当防过偏,寒勿过凉,热勿过燥,以免伤胃。为此,调理脾胃的动作应以导引脾气上升,胃气下降为原则。综观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可发现,单举手的动作具有调节手三阴三阳经作用,特别是对手太阳小肠经作用更大,而脾胃功能与小肠关系极为密切。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由此可见,小肠具有协助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反之,小肠有病则可直接影响到脾胃。另一方面,如果肝木之气偏旺,脾土虚弱,极易出现肝气犯脾的病理现象。脾胃功能失调,经脉气滞,湿浊内蓄,血络闭阻,便可出现脾胃结瘕瘀血等症。
而通过单举手动作作用于手太阳小肠经,使经脉疏通、调和,升清降浊,可起到健运脾胃,使得脾气得升,胃气和降,小肠能泌别清浊,则湿浊之气自去,壅滞于中焦脾胃的瘀结也自行消散。再有脾胃属土,肺及大肠属金、心及小肠属火,根据五行属性,火生土、土生金,因此,脾胃与心、肺、小肠、大肠的关系较为密切。
脾胃有疾,可能会累及心、肺、小肠、大肠,反之,心、肺、小肠、大肠有疾,也可累及脾胃。另外心包络代心受邪、三焦是脾胃气机升降的主要通道。由此可见,调节手三阴三阳经(心、肺、心包为手三阴经,小肠、大肠、三焦为手三阳经),是调理脾胃的有效方法。为此单举手这个动作是较为理想的健脾和胃手段。
再来分析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静力牵张),以及两下肢的屈伸导引运动对脾胃具有哪些作用?
我们可以发现,两腿伸直,一手上托,能起到牵拉足太阴脾经作用。而一手下按的动作路线又与足阳明胃经从头到脚向下循行的路线相吻合,因此本式动作具有疏通脾胃两经气血,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上托之手意想导引丹田之清气上升与天相接,通过下按之手导引丹田之浊气下降与地气相连。当左右上肢相对静力对拉牵伸时,略闭气,运气上下,加强体内之气从丹田达于四梢,使周身气机调畅,气血平和。
然后屈膝,两手放松合抱于腹前,复采天地之精华引回丹田。如此左右重复数次,则可有效提高清气上升,浊阴下降的能力。有些习练者可感觉到肠鸣的现象,就是脾升胃降,气机加强的具体表现。因此通过清气升,浊阴降的锻炼,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就能获得加强。此外,中医还认为,除了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外,腰胁又为人体气血运行之枢纽。
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运动,可以牵拉腰胁,腹腔,对脾胃中焦肝胆起到按摩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腹、胸胁部相关经络以及背部俞穴等,起到调理脾胃、肝胆和加强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效果。如果有对八段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八段锦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