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洗髓功吐纳中的理论根源与气冲病灶
理论根源
逆腹式呼吸的理论根源在《易经》,《易经》中,坎为水、离为火、巽为风。
而在人体内部的风水理论中,风为气,气属阳,水为血,血属阴,因而人体许多疾病都源自气血的问题,本质是阴阳未调和;因此,调理人体内在风水就是调理阴阳,调理气血。如果有对洗髓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洗髓功全套学习视频。
而通过逆腹式呼吸的动作可知,吸气的时候要上提会阴、内收肚脐,呼气的时候下落会阴,开裆翘臀,内收命门;在整个过程中,上提的是“肾水”、下落的是“心火”,一吸一呼,谓之“水火相见”,也叫做“心肾相交”。
火性炎上是离卦、水曰润下是坎卦,火在上水在下,火往上走、水往下流,是分离相,是“未济卦”,代表着不和谐;
水在上火在下,水往下流、火往上走,是交合相,水火既济,是“既济卦”,代表着和谐。
而在练习洗髓功吐纳时,人的身体如一台风箱,风急则火急,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吐纳备其三卦焉。
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比如经常熬夜的人,睡眠不足,不能充分的滋养肾水,水和火不能保持平衡,水少了,火就冒出来了,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
肾在五色属黑,年纪越大,肾水越少,黑发也就慢慢变白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水少了,牙齿也容易松动脱落;合起来就叫做“齿摇发坠”,与年龄有关,更与肾水的减少有关。
与“心肾相交”相反的一个状态是“心肾不交”,这是中医上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是:心烦失眠,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多梦,五心(两手心两脚心及心口)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对以上病症,都可以采用逆腹式呼吸方式进行锻炼,行、走、坐、卧的姿势都可以,总的要求是身体要放松、自然,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呼鼻吸上面,用心感受气息的起落。如此反复,促使心肾相交。
气冲病灶
当身体气血能量不够, 没有足够的能量将身体内部的废物排出体外时,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囤积在身体内部组织的间隙,随着堆积垃圾的逐渐增加,人体经络不通,血管硬化狭窄,细胞受损,器官功能 下降,疾病产生。在抗氧化排毒疗法中,疏通经络,把堆积的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同时提高气血量。例如:有些久年皮肤病,因为皮肤细胞衰竭坏死,没有调理时,基本上是不痛不痒。但如果经过有效的调整,皮肤细胞因而活化,当然在消除病菌时一定会发痒,这绝对是好现象。因此中医说的(好转反应)和西医说的副作用有十万八千里的差别。
好转反应是暂时性的现象,通常身体有病灶时,会呈现较强的好转反应,这就是身体恢复的开始。此时使用者要有信心,继续调理,过一段时间。它自然会消退或减轻,身体就日渐康健。如果有对洗髓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洗髓功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