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 A+
所属分类:男性洗髓功

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吐纳:所谓吐纳,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是功法中的炼气技法,既是筑基功,也是高级功。可能大家还不太理解,那么你只需要知道,呼吸就是吐纳即可,也就是我们练功过程中,练气的一呼一吸就是吐纳,只是我们一般说的吐纳,都是单指某一功法里面的吐纳,它的练习包括外呼吸,体呼吸,内呼吸。它的呼吸方式,一般都是以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为目的,不论初学阶段是如何,后期都是如此。如果用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待,这是直接调整肺呼吸,锻炼脏腑,锻炼内在的修炼方法。如果有对洗髓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洗髓功全套学习视频。

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静功:这个可能很多人都有听说过,比如打坐,这就是静功。但是静功,是泛指以站、坐、卧等姿态保持不动,配合意念与呼吸,运气行气功法,这就是静功。比如调心,修心养性,意守,引气走周天等,这都是看不见,但是内在却能够感受到的。正所谓外静内动,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如果还是无法理解,你就把看着一动不动的功法当做静功就行了。比如打坐,站桩,内养功等。

动功:简单的理解为身体要动的,就意念与呼吸配合肢体动作的练习方式,包括自我按摩,拍打,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动功的一种,平常说的导引,就是指的动功。讲究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调身导引为主。

站功:以站式为主,躯干、四肢保持特定的姿势,使全身或某些部位的松紧度呈持续的静力性的运动状态,从而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静功功法。常见的有站桩。

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吐纳,这种练气技法,常人了解最多的就是健身气功六字诀,腹式呼吸等,比如打坐时的调息,或者一些导引术配合呼吸的锻炼法门。效果的确不错,但是与我所介绍的道家洗髓功吐纳有所区别。就比如打坐时练的调息,这种吐纳,是静功静练,呼吸深缓细柔长,以自然呼吸为主,眼观鼻,鼻观心,心系守丹田,配合虚灵顶劲让自己能更好的入静,但是对于身体练气效率的改善极为有限,更多的是以意领气。老廖所讲的这种吐纳,是洗髓功里面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吐纳本应该是静功,但是它却是静功动练,辅助运气得气。它是站着练的,下盘为站桩姿势,如果底盘不稳,没学过站桩,是做不了多少个的。

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顺则凡,逆则仙,所以咱们教的这种吐纳,是建立在逆复式呼吸的基础上,但是绝不是逆复式呼吸这么简单,并且是在遵循人体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逆谋夺天地之造化,以筑基己身,巩固生命之本,强健我体,不浪费一呼一吸所带来的能量,让脏腑功能充分发挥,提高练气效率。这套吐纳在洗髓功中,是最为核心的练气法门,也就是说吐纳都练不好,垂吊一定练不好,哪怕不垂吊,吐纳本就称之为回春术,所以练习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驻颜,让自己皮肤细腻红润有光泽,是道家洗髓功里面不可或缺的核心之一,没有吐纳,也就没有洗髓功。

很多人了解洗髓功都是想改善自己的身体健康,想改善自己的时间,硬度,宫寒经痛等情况,所以在了解的过程中,必须得清楚吐纳的标准是怎么样的!一个普通人,正常情况下,初学秘法吐纳的掌握感受是:做不了50~100下就全身脱力,30个左右会丹田发热,全身出汗,练完后自己神清气爽,一呼一吸为一次。

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可能有的人不太理解脱力是什么情况,就是自己没有一丝力气能够让自己坚持再做哪怕一个,因为丹田没有气了。丹田发热是培养气感,气感都没有,又怎么能够学习垂吊呢?还有就是当你能够完完整整做到吐纳320下的时候,垂吊你可以直接吊10斤,这就是注重练气效率,水到渠成的练习,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朋友在别的地方学过,但是没什么效果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吐纳有十几个发力要点,这还不算,还涉及到运气行气与意念的配合。

洗髓功之秘法吐纳 正确认识洗髓功吐纳

并且,这套吐纳功法,随着洗髓功修炼的进度层次,会逐步升高,每个层次的呼吸方法都有着不同层次的严格要求,呼吸的同时还有腰胯的运动以及筋经肌肉的配合,如何运气送气,都比较关键,关键是这还是因人而异的,做为独有的静功动练的站式吐纳呼吸方法,在很多地方都找不到具体的练习方法,就是因为这套方法,只能因材施教,关键是你学了会发现很简单,看似复杂的很,其实不然,因为《内经知要》曰: “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 ”。这可不是老廖在这里胡说,而是切切实实的,这还是我没有用道家术语进行讲解。好了,今天就说到这。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如果有对洗髓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洗髓功全套学习视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