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胎息”?“胎”谓何物?

  • A+
所属分类:道家胎息

导语:胎息。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就是说不用口和鼻子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即是胎息。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实际上是说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方法。《云笈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一,是名胎息。”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什么是“胎息”?“胎”谓何物?

一、什么是“胎息”

顾名思义,胎息就是能像胎儿那样“呼吸”。显然,胎儿的“呼吸”不是口鼻呼吸,而是通过脐带,与母体相连,是借助了母亲的血液循环系统,完成了自己的“呼吸”。

换句话说,胎儿是靠妈妈的口鼻呼吸、在间接地进行“呼吸”。———看到这里,那些对妈不好的儿女,回家后对妈好一点吧,你就是这样从妈妈那儿活下来的。

那就清楚了,所谓胎息,就是在没有口鼻呼吸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着生命的这么一种十分奇特的“呼吸”现象。这个奇特的“呼吸”到底是属于“体呼吸”,还是属于“内呼吸”?这个我真不好说。但不管属于什么,胎息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是亲身体悟到的。

二、什么是“胎”

古先贤之所以把这个奇特的呼吸定义为“胎息”,余以为,就是要借这个“胎”字,来表明一个道修的成果,即已由后天返回先天本原之状态,用回到胎儿出生前的状态来比喻“后天返先天”,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道修的实质与人体生命科学直接相关,修炼的过程,就是在发掘人体生命潜能。用胎儿之息,来指代那个奇特的呼吸,也同样是再精准贴切不过了,因为都不是用口鼻来呼吸的。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什么是“胎息”?“胎”谓何物?

三、胎息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胎息是在修炼有成者入静定后、或精神高度专注时,出现的一种奇特的生理和生命现象,就是外呼吸(口鼻呼吸)没有了,停住了,但自己却完全没察觉。这绝非那种有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而是在不自主的、无知无觉的状况中自然出现的。一旦从上述的那个状态中退出、或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半天都没喘气了,胎息状态就会立刻结束,马上恢复口鼻呼吸。

大家看看“息”字的结构:息=自 心。中国古人造字真是暗含道家修炼玄机的。我很早就发现我们中国的成语和古语有很多都是暗含道妙的(这个话题留待以后专门来说)。

“息”来自于心。如果无心了,也就无息了。你们看,其中的道理多么的自然合理!真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真的是太不可思议啦!简直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四、胎息能单独练吗

不能!因为胎息不是个有意识的呼吸。上一章说到了“无心”,无心即无思无欲的静定状态,或称“杳冥”态,外呼吸(即口鼻呼吸)停止,内呼吸悄然启动,人处于无思无欲、无知无觉状态之中。因此不能有意识去练。

总之,胎息是道修功深之人有“丹光”之后出现的自然现象,绝不是单独有意去练就能练得出来的。有意去练很有可能会打乱人体自然的呼吸节律,进而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长此下去,甚至可能会造成脏器受损。主动去练是危害很大甚至是很危险的行为。

结语:“胎”是比喻心神能安住不动,也就是出生定力。道家谓之为内丹或阴丹,须已摆脱了身外的呼吸和身内脏器功能,即一切气化之气的干扰方能形成。到了那个境界,是为“伏气”。就是自然地不觉有内外呼吸之痕迹,而唯一神独耀,故曰“胎从伏气中结”。在此圣胎凝结之同时,内外气息亦自归于寂灭,故曰“气从有胎中息”。古仙曰:“脉住气停胎始结”,陈泥丸祖师曰:“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有一婴儿在下田,与我形貌亦如然。”皆可为证。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什么是“胎息”?“胎”谓何物?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