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逆腹式呼吸作为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呼吸形式,一改以重视吸气为主的常规呼吸操作重心,而强调以呼气操作为主;且更进一步,逆腹式呼吸将呼气操作与调动内在气息的运行结合在一起,使呼气过程成为推动和把握内在气息运行的动力和技巧,赋予了呼吸以全新的内容和作用。
这里所说的内在气息,是指内在的生命能量。中医学里就称内在的生命能量为“内气”。这里结合呼吸锻炼,将内在的能量称为“内在气息”,与中医学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应注意这里的内在气息与生理学上的内呼吸并不相同,内呼吸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也叫组织换气,那是人体感觉不到的。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借助于对呼气的操作,练习者可以有效地培育内在气息,导引内在气息按一定的路线运行,以达到锻炼身心,开发人体潜能的效果。在古代,逆腹式呼吸是道家修炼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运行大小周天和修炼内丹的主要操作技术。以下介绍的逆腹式呼吸涉及它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对内在气息的初步培育,尚不涉及对内在气息的进一步导引和运行。
洗髓功的采气吐故之后看起来大汗淋漓却心跳正常、神清气爽,看似动功实则为静功动练,其本质乃内壮功的一个法门。我们说内壮,就是通过丹道洗髓功的习练让内脏运动起来,让内脏变得强壮,不再那么柔弱任凭疾病的“欺负”。
大家认真地想一下,就会发现,所有严重的疾病都是内脏的疾病,肌肉、骨骼的病都是外伤,相对好治。严重的病都发生在内脏,都是内脏出了问题。所以要锻炼内脏,让内脏的气血运行起来,气血一旦运行,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各种自然的呼吸方式都是吸入一些气息,排出一些气息,且二者的气息量大致相等。因此,在感觉上,并没有气息被贮存起来。从外呼吸,即从体内外进行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逆腹式呼吸并没有违背这一规律,它有吸气,也有呼气,二者的气息量也差不多。
但逆腹式有两个特殊之处:一是在排出呼气的同时,又引导了内在气息,并将这内在的气息送到腹部;二是到达腹部的内在气息在那里被贮存起来,而且越积越多。贮存内在气息就是贮存能量,腹部的内在气息贮存多了,会感到充实而有力量。逆腹式呼吸训练有素者,即使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之中,也能够感到腹部的充实有力,长久地拥有由此而带来的有益于健康的心身感受。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重点在呼气
由于逆腹式呼吸重在引导内在气息,而内在气息是由呼气引导的,因此,逆腹式的操作重点是呼气,而不是吸气。这与常规的呼吸观念大相径庭。
洗髓功之采气吐故通过充分发挥练功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动作姿势、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识的调整为基本内容的养生秘术。要求呼吸深长,膈肌上下运动起来,对内脏有一个和缓的按摩,让内脏开始活跃起来,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丹田有一口气沉着,而是说让气进去,推动脏腑气血运行,让脏腑在里面进行按摩。这样,自己会感觉丹田这里很充实。
说采气吐故是静功动练,其“静”表现在练习吐纳时有调心的因素在里边,即在摆好一定练功姿势、调整呼吸方式和意守放松的基础上,排除杂念,意念归一,大脑进入一种特殊的“入静”状态,使脑细胞活动趋向有序化,大脑得到充分休整,从而增强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协调性,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
坐式最佳,尤其是盘坐。腰身挺直,但不可挺胸。坐式之所以优越,是因为坐着的时候重心较低,按中医理论解释,这有利于体内的气机下沉,气机即是体内能量运行的趋势。在盘坐的时候,双腿交错叠加,重心比平坐时更低,气机下沉的趋势也就更加明显。挺胸有碍于气机下沉,故不能挺胸。站式和卧式都不大有利于体内的气机下沉,做逆腹式呼吸比较困难。因此,至少在开始进行逆腹式呼吸锻炼时不要采取这两种姿势。
以鼻作自然呼吸
以鼻吸气,不必注意呼吸的深浅,不必注意呼吸的速度,不必注意胸部或腹部的膨出,也不必注意吸入与呼出气息的呼吸支点位置,它可以在胸,也可以在腹,更多的情形是在胸腹之间的某个地方。由于逆腹式呼吸的操作重点是呼气,故注意力不必放在吸气的任何方面,顺其自然即可。
以口缓慢呼气,同时启动和引导内在气息
首先是用口缓慢地呼气,缓慢很重要,如果是急促地呼出,就不能用来引导内在气息。其次,在缓慢呼气的同时注意调整口型,要用近似于哈气的口型,嘴唇微微撮起来。然后是调整呼出气息的呼吸支点,这是逆腹式呼吸操作的关键,启动和引导内在气息是否成功关键在此。
这个支点大致是在咽喉部位,但上下有一个存在范围,感觉上应该是在上腭的后部和食道的上部之间,具体位置因人而异,因此需要寻找和确定。寻找和确定的方法是尝试,即在上述范围内反复调整呼气支点的位置,可以从上腭后部开始,逐渐向下试探,看看从哪一个点上在呼出气息能够同时引导出细微的内在气息。从这一个点上,呼出的气息向外,经口呼出,而内在气息向下,朝腹部运行。这个点是呼气启动和引导内在气息的作用点,也是呼气和内在气息的共同呼吸支点。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个点,就将其确定下来,以后的每次呼气都运用这个呼吸支点,以便不断引导内在气息。如果一时找不到这个点,可以上上下下反复细心寻找,大多数练习者经过反复练习都可以找到。
也有少数人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还是既找不到也做不出来这个关键的呼吸支点。那么可以换一种呼吸锻炼方式,先不要进行逆腹式呼吸锻炼。但一时做不到不等于永远做不到,过一段时间重新学习,或许就能开窍。
随呼气将内在气息输送到腹,建立呼吸支点
找到了呼气与内在气息的共同呼吸支点,就把握住了运用呼气启动内在气息的诀窍,下一步的操作,就是继续运用呼气推动已经启动的内在气息向下运行。在逆腹式呼吸的锻炼中,内在气息不能自己运行,只能由呼气来推动。如果呼吸停止,内在气息的运行也会停止。内在气息运行的速度也由呼气决定,呼出气息的速度快,内在气息运行的速度也快。但一般要求采取最缓慢的速度呼出,这样能够最为清晰地体会到内气的运行,并对它进行最为精确地控制。
在以呼气推动内在气息下行的过程中,有些初学者会感到气息不够用,不能一口气将内在气息送到腹,只能送到中途。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调细呼出气息的气流,使之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将内在气息输送到腹;一是先将内在气息送到半路,例如送到心窝部位(两乳之间的凹陷处),等到心窝部位有了呼吸支点的感觉,在向下延伸这个呼吸支点,直至延伸到腹部。无论采用何种步骤,待内在气息能够随呼气直接到达腹部的时候,就在那里建立内在气息的呼吸支点。这个呼吸支点的位置一般在脐下气海穴的位置(脐下一寸左右),但也可能更低一些,在下腹部的中央。
内壮的一个外在的表现就是身体是柔软的,筋骨是柔和的。身体柔软,气血就能流通,就能放松。要是强硬地使拙力的话,肢体会不放松,气血就运行不过去。气血运行不畅了,身体就会出现病痛。
吐纳对常人来说简单、易练,且能让初学者在几分钟之内体会到身体的变化,而洗髓功最核心之处——在于从人体生理之根(男为睾丸,女为卵巢)入手,借助重物垂吊的方式,通过外肾运动激活人体肾能量,调整阴阳,修残补缺,消除身心障碍,清除体内垃圾。肾气足,精血旺!叶伟洗髓功能达到祛病防病、修身延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扩大,腹部的膨出与回缩因之而逐渐明显,逆腹式呼吸于是自然形成。
逆腹式呼吸的作用
逆腹式呼吸是培育内在气息的呼吸锻炼方法,既可用于养生,又可用于修炼。它是道家修炼技术的核心组部分,也可以说是修炼秘诀之一。此外,由于逆腹式呼吸重在培育内在的生命能量,对于许多疾病的康复会有帮助。然而内在气息的培养过程比较缓慢,对于疾病的康复未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故想要受益于逆腹式呼吸对于疾病的功效,不可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但逆腹式呼吸对胃肠疾患、下腹部的疾患起效较速,因为那是逆腹式呼吸内在气息运行经过的地方。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