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呼吸吐纳”,也就是把身体外面的空气吸进身体内部。
呼吸吐纳离不开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炼气的原材料——气。
第二个要素,炼气的部位——丹田。
第三个要素:炼气的动作——吐纳。
如果把这三要素用工业生产来比喻,气就是原材料,丹田就是加工厂,呼吸就是加工生产的过程。
"第一个要素:气"
气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树的根一样,根不行了,那么这棵树也就死掉了。一个人,五天不喝水,十天不吃饭,生命可以存活;若是三个小时不呼吸,很快就会死亡。所以气和呼吸,是生命的第一元素。
古人说:气在人在,气散人亡,气弱则病,气壮则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万物的生存,都是气的作用。天上的风雨雷电、人类的生成,无不是气的作用。
肾中先天之精气来自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胎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出生之后,必须依靠后天脾胃的水谷滋养补充,才能化生充足的元气。因此,元气的充实与否,不仅和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有关,而且和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后天精气是否充盛有关,若因先天不足而导致的元气虚弱,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补使元气充实。先天不足,后天去补。所以我们炼气,就是以后天之气作为根本,来接通先天之气,启动生命的核能量。
通过呼吸吐纳这一动作将气纳入丹田。从而达到后天返先天,由低层次能量向高层次能量逐步迈进。
"第二个要素:丹田"
我们都知道,炼气要“气沉丹田”。但是丹田的位置在哪?丹田是干什么用的?这些都是炼气必须要明白的。
《难经》中说,丹田是人的根本。又说,肚脐之下气动处,是人的生命。肚脐之下就是丹田。所以肚脐是丹田的门户。
气聚丹田,内气充足,这个气的能量可以随时通过经脉输送全身,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用。
"第三个要素:呼吸吐纳"
不论是练习太极,还是易筋经,师父都会教我们呼吸吐纳,所以呼吸吐纳并不是瞎炼的,是有一定的步骤和要领在里边,吐纳并不等同日常的呼吸,吐纳即吐故纳新,不仅要吐出浊气,还要纳入清气。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练习呼吸吐纳时,师父都会教我们要“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练功初期我们不容易找到行气的路线,不妨先在身前的任脉上设几个点,眼睛、鼻子、心和丹田就是四个点,四点联一线,气在线上牵。眼观鼻,鼻观心,什么是观?佛家有个词语叫做“观照”,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
用什么观呢?用心去观,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佛家经典也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这里的“心”可不是我们肉体实指的那个心脏,指的是心神,是一种能量,经常用“心”按照这个顺序去观这四个点,久而久之就在任脉上联成一条线,用心带着气往丹田走。
洗膸功的采气吐故之后看起来大汗淋漓却心跳正常、神清气爽,看似动功实则为静功动练,其本质乃内壮功的一个法门。我们说内壮,就是通过洗膸功的习练让内脏运动起来,让内脏变得强壮,不再那么柔弱任凭疾病的“欺负”。
大家认真地想一下,就会发现,所有严重的疾病都是内脏的疾病,肌肉、骨骼的病都是外伤,相对好治。严重的病都发生在内脏,都是内脏出了问题。所以要锻炼内脏,让内脏的气血运行起来,气血一旦运行,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洗膸功之采气吐故通过充分发挥练功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动作姿势、呼吸方式和精神意识的调整为基本内容的养生秘术。要求呼吸深长,膈肌上下运动起来,对内脏有一个和缓的按摩,让内脏开始活跃起来,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丹田有一口气沉着,而是说让气进去,推动脏腑气血运行,让脏腑在里面进行按摩。这样,自己会感觉丹田这里很充实。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说采气吐故是静功动练,其“静”表现在练习吐纳时有调心的因素在里边,即在摆好一定练功姿势、调整呼吸方式和意守放松的基础上,排除杂念,意念归一,大脑进入一种特殊的“入静”状态,使脑细胞活动趋向有序化,大脑得到充分休整,从而增强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协调性,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抗病能力。
其“动”表现在通过节律缓慢并密切配合意念和呼吸作,加上其独特的“丹田控制呼吸法(逆腹式呼吸发)”,呼吸之间产生的“内脏按摩”(内动)作用,以调整和增强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达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静”是通过意念和呼吸的自我锻炼,使练功者进入入静状态,从而调整并增强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动”和“静”是相对的,“动功”以动为主,动中有静;“静功”以静为主,静中有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