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胎息功
一、功法
1、调身:松、静、自然。或站桩、盘坐、跪坐。步行,倒行。慢跑、快跑,仰卧、侧卧式。若能从双盘开始更佳。跑式应在肚脐自动呼吸以后。不论采用何种姿势,练功时必须放松,主要是大脑要放松。必须宁静,主要是应排除杂念;必须自然,不宜一板正经。
2、胎息:这里未用“调息”,主要因为胎息是一种肚脐本身的自然呼吸。这种自然呼吸与人为导引的种种呼吸锻炼方法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因为脐带剪断后,人的呼吸方法颠倒了,现在要把它颠倒回来,所以还需要经过一段导引才行。其导引方法是:
吸气时肚脐凸起(吸气应慢细均长〕
呼气时肚脐凹人〔呼气亦应慢细匀长并微提肛)
修炼一段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后,肚脐会出现自行的呼吸规律,比如呼吸的开合、快慢、长短以及停顿、闭气等等,都不需要人为地去导引,去控制,完全是自动地进行。到那时.就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进入到每天24小时都在练功的气功态。进入到内气诱发出来的可以控制的自然动功的高级功能态。
3、调心:首先要排除杂念,思想宁静。
并始导引练功时,吸气—肚脐凸起--意想全身慢慢扩大,把身子扩大到与字宙一样大。同宇宙融为一体。同时,意想宇宙的巨大能量、巨大信息(智).即宇宙的巨大光明体。由肚脐和每一个孔穴进入我的丹田。同先天的真阳之气融为一体。
闭息默念:本体光明士本体光明(1---6遍)。
呼气—肚脐凹入—意想体内的黑气、毒气、病气.从肚脐和每个孔穴排出.直入地球中心。
吸一闭一呼时的意念,六轮后内视下丹田半小时左右。
练之以久,在肚脐的自动呼吸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幻想、彩光、物的图象和特异功能。有的人手表因磁场很强被磁化而不走了;有的人手上或脚上有时出现较强的静电;有的人头顶上会出现七彩花环;有的入天目开了等。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二、自然动功
由先天真阳之气诱发出来的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因人而异、可以控制的自然动力。其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自我治疗。自然歌剧。自然舞蹈。自然拳。自然笑。自然哭。
三、注寒今项
1、该功简单易学、见效快、不出偏,但要练到肚脐自动呼吸也有一定的难度。要有信心、决心和恒心。
2、开始学练时,最好以仰卧、坐式、站式为宜.盘坐更佳,然后练行式、最后练跑式.
3、虽在室内外都可以练,但开始练功时,还是注意避风为宜。
4、自然动功,虽然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若出现自然抖动时。以防万一,眼睛应睁开。
5、开始时,尚未出现自然动功,每天应依据体情或病情,适当练行式。做到动静结合。
6,诱发出自然动功后,最好每天还应练盘坐。盘坐的方式和每天盘坐的次数、时间自定。
锁鼻胎息术
头南脚北正身仰卧,头下垫枕。两眼轻闭,舌抵上腭。两手握固,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离身体两侧约五寸处。两腿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约五寸许,脚尖朝向左右方。
按以上卧势躺好后,排除各种杂念,先叩齿36次(即两唇闭拢,上下齿互相叩击),然后再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并用意念导引至腹丹田内。
在用鼻子细细吸气同时,腹部渐渐凸起充满,随后闭息,于心中数数,以计停息时间的长短。待体腔气闷,难以忍受之际,便从口中再细细吐出。如此练功为一遍,当调息平稳之后再练第二遍。练功遍数不限,但力求每次闭息的时间逐步延长;若能将闭息之数由百至千,且鼻下放羽毛而不晃动者,即胎息初成。若依古人所言,修持者能闭息至二百五十数,即可华盖(眉)明,耳目聪,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便可长生。如继续坚持修持,可逐渐达到不再用口吐气,惟鼻中有绵绵短息的大成境界。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练功要领和注意事项:
(1)此术务于每日夜半后至日中前生气时修炼,中后至夜半前死气时勿练。
(2)凡遇天阴、大雾、大风等恶劣气候,或室内太过寒冷时,暂停修炼。
(3)无论吸气或吐气,均要做到两耳不闻其声,使呼吸达到微细连绵状态。
(4)修炼胎息前,可暖一杯温酒饮之,能起到润六腑,引气开关,有益胎息修炼的作用。
(5)饮食上戒酸咸油腻之物,特别是猪肉和生水果,最为忌讳。
(6)进入修炼之后,便可配合“睡禅功”同时修持,“服气导引术”即可废弃不练。
修炼原理与功效。
闭息之术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流传甚广的养生功,早在南朝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初唐《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均有记载,也是古人用以祛病疗疾的重要手段之一。
陈抟所传的这套“锁鼻胎息术”有所不同,其闭息原理不仅仅是为了使气渗透脏腑百脉,通润全身,而是在“服气导引术”的修炼基础上,力求人体的生命能量(内气)不外泄,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由此而作为延年益寿的根本。《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故《太微升玄经》云:“气绝曰死,气闭曰仙”。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因读了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养生要旨,便身体力行,勇于实践,先后治愈了多种疾病,屡获效验。他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练功方法推荐给好友张安道。苏轼所推荐的乃是“胎息术”,系苏轼阅读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养生门第五篇“调气法”的心得体会。文中记述切实,颇合自然之理,文词朴实易懂,对我们理解陈抟的“锁鼻胎息术”有很大的参考和启迪作用。故摘录如下,以便参照领悟。
“养生之方,以胎为本,此固不刊之语,更无可议。但以气若不闭,任其出入,则眇绵洗漭(形容似水域那样广阔无边,空旷迷茫的意思),无卓
然近效;待其兀然自住,恐终无此期。若闭而留之,不过三五十息,奔突而出;虽有微暖养下丹田,益不偿于损,决非度世之术。
近日深思,似有所得。盖因看孙真人养生门中第五篇,反复寻究,恐是如此。其略曰:和神养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许,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间,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蝎子类毒虫的古称)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
此一段要诀,弟且静心细意,字字研究看,既云闭气于胸膈中,令鼻端鸿毛不动,则初机之人安能持三百息之久哉!恐元(“元”通“原”)不闭鼻气,只以意坚守于胸膈中,令出入鼻似动不动,氤氲缈缈;如香炉盖上烟,汤瓶嘴上气, 自然出入,无呼吸之者,则鸿毛可以不动。若心不起念,虽过三百息,可也。仍须一切依此本诀,卧而为之。仍须真以鸿毛粘着鼻端,以意守气于胸中,遇欲吸时,不免微吸,如此,出入元(原)不断,而鸿毛自不动,动亦极微。则又加意制勒之,以不动为度。虽云制勒,然终不闭,至数盲息。出者少,不出者多,则内守充盛,血脉流通,上下相灌输,而生理备矣。
兄悟此元(原)意,甚以为奇。恐是夜夜烧香,神启其心,自悟自证。适值痔疾及热甚,未能力行,亦时时小试,觉其理不谬。更俟疾平天凉,稍稍致力,续见效。当报弟,不可谓出意杜撰而轻之也。”
为了帮助理解苏轼所悟出的“出入原不断”和“然终不闭”之理,特摘录佛藏《安盘守意经》中有关调身调息方面的论述,以供参证。
“以谓凡出入鼻中而有声者,风也;虽无声而结滞不通者,喘也;虽无声亦不结滞,而犹粗悍不细者,气也。去是三者,乃谓之息。然后自鼻端至脐下,一二数之,至于十;周而复始,则有所系而趋于定。定则又数,以心随息,听其出入。如是反复调和,一定而不乱,则生灭道断,一切三昧,无不见前”。正如《道枢》所讲:“闭气者,非闭噎其气也,乃神定气和,绝思忘虑,使鼻之息悠然,若有若无”。即渐可达到呼吸之息氤氲布满身中,一开一阉,遍布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阉俱停的人定境界。
胎息密法
打坐时或晚上睡觉时练。吸气时入下丹田,腹部慢慢涨起,意想身体扩大至整个宇宙,同时宇宙的巨大光明和能量通过脐或全身的气穴进入身体下丹田,默念或意想“本体光明,本体光明”1至6遍。呼气时腹部收缩,意想全部光能压缩保存至下丹田;或者意想全身的病气浊气阴气等排出体外,射入天边。待下丹田生热后,放弃腹式呼吸,变为自然呼吸,加意念下丹田“有节律地跳动”,当你感觉到跳动后,人自然进入胎息状态。
习练胎息,你会有很多明显地变化,能迅速改变你的身体状况,提高你的量级,同时也是炼阳去阴渣的快速法门。生理上也会出现很多变化,效果非常明显,不信你就试试!
只有进入胎息才能结胎、养胎,所以这是个上乘修炼功法,不可小视。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