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胎息与入定
1. 胎息的启动:
1)闭息静待法:
稍稍吸气后闭气不出,静静的等待气海元气激动产生的腹部起伏跳动。体弱者闭气时刻短些,体健者闭气时间可稍长,往往就在感到“快要憋死了”的情况下,元气 出于生理需要,突发的激荡跳动起来,并且来势凶猛,此时可以自然呼吸,呼吸的频率可根据胎息发动的强弱快慢随其自然,这就是“随息”。只随之,观之,不用 意。可感到吸之微微带动毛孔、肚脐等穴,呼气废气从穴位毛孔排出,而后鼻吸而不呼,靠身排即可,时间越长越好。最后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 中,则道成。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2)闭息起伏法:
稍稍吸气后闭气不出,用真空力将腹部吸气后闭气不出,提向胸腔,使腹部凹陷,然后再用真空力将腹 然后再用真空力将腹腔隆起,如此起伏若干次,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之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3) 闭息隆腹法:
吸气后闭气不出,腹部微微向上隆起,并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之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4)闭息凹腹法:
呼气呼尽后闭息,腹部自然下凹,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之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注意:
1). 以上任选一法可重复闭息引动胎息,直至成功。练习一遍胎息发,时间保持在20-45分钟即可,一般半小时左右。得成者无时间限制。
2). 胎息法收势很重要,在停止胎息相动后,应静静地躺在原地,体会源于丹田的能量,辐射渗透全身时产生的脉动感、电流感、酥欣感等。稍顷,意照丹田1-2分钟,可观想在肚脐与命门连线的中点,有一蛋黄大小的金色光团。然后擦脸、搓耳、梳头恢复常态。
3). 比较佛家宝瓶气修法,可见诸多相似之处。可相互借鉴学习。万法归宗,摒弃着相与妄念。
4).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最佳吸:闭:呼时间比是 1:4:2。
2. 胎息与入定:
这里用禅定的观点来讲一讲。要 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 是全身轻飘飘。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 小,或身体浮起来。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 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最重要三事:心细、息细、乐受 。入 定的人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微细舒适的,心念也很微细集中,而且有快乐的感受(四禅除外)。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由粗变细、心念由粗变细变平静、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这 快乐的感觉会使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 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为什么呢?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 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 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
3. 排浊生元:
进入胎息以后,在生理和心理上要经历“推陈出新”的 过程,推陈就是排浊,出新就是生元。浊是指秽浊,泛指体内不利于健康的瘀血、痰、湿、风、寒、肿瘤、体液中的废物及一切病理性产物。排浊的途径可通过大便 (水泻、粘稠恶息物、黑粪、肿瘤、胆石等病理产物)、放屁、小便(带下、尿石、清尿、黄尿、浓尿等)、上呕(痰涎、腥沫、瘀血、清水、黄水)、咳嗽(咳 痰)、干咳(无形浊气)、汗排(汗是排除心脏、血液、肺部的脂肪、酸、碱及风寒热暑湿的重要途径)、皮肤排(水泡、斑)、吟唱啸声(去除心理积郁)等。一 般在进入胎息后一周左右可因人因病而出现排浊反应,一般不需吃消炎药、止咳药、止泻药。排浊干净后这些反应会自行消失。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生元的反应多表现在热(腹部、命门温热)、拙火(其热如火,伴之出汗、清凉(心静髓凉)、光(性光显发)、景(山川、河海、寺庙、人物、仙境等)、壮阳(性能力加强,阴茎常无欲自刚)、身体弱而强,病而愈、快乐(内在法喜的乐受)。胎息修炼到一定阶段时,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动启动或人为启动,不必闭息启动了。更多的时候,它是主动地为人工作,常在人们最为疲倦,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启动胎息就好象在人体内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动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长寿运行。更进一步讲,不是你在炼胎息,而是胎息在炼你。
习练胎息法应注意事项
1)凡有咳血、咯血、便血、胃出血等病的出血期,不能练习胎息,须在停止出血三个月后,视其具体情况酌情决定。
2)妇女经、胎、产期不宜练胎息法。
3)手术后三个月内不宜练胎息法。
4)胎息对糖尿病、消化道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疑难病有显著的康复作用,但一般会有排浊反应,并且往往要经历二至三次的排浊期,练习者应有思想准备,少数人排浊反应较轻或没有。
4. 玄门胎息法:
玄门胎息法系“武术之乡”新化梅山道家秘传功法,练之可得胎息、辟谷、降丹、开发潜能、益寿延年等多种功效。
一、功前准备: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处,在室内练功,须空气流通,练功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功前须净身洗漱。
二、练功步骤:1.身形:本法宜在子时修练,面向南方,盘腿而坐,全身放松,定气凝神,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意念丹田存一鸡蛋大小的金丹闪闪发光、放热。
服气法:当丹田微微发热后,闭目存神,闭口,用鼻缓缓吸气,意想真气由鼻吸入,充盈满口,然后将此真气咕咚一声吞下,意念直送丹田,用口呼出体内浊气。
闭气法:服气后可依下行功,深深吸气一口,舌抵上腭,凝神丹田,两手握拳置于膝上,闭气不令其出,到忍不可忍时再用鼻呼出浊气,调匀呼吸,这时玉液从口壁涌出,充盈满口,须咕咚一声吞下,意送丹田,再行第二次闭气。
三、收功:先睁开眼睛,双手搓热,搓肾门二十四次,然后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二十四次,再用剑指从眉心沿脑中心线由前至后搓二十四次,然后放松走动一下,以便气血通畅。
四、 功效及注意事项:1.初服气时,因气只能达咽喉,应以七口为宜;几日后,会觉得胃气蛹动,发出咕咕之声,说明气已达胃,可服气二十一口;再几日,会觉得腹 部气团肾动,咕咕有声,或声如撕布,说明气已入丹田,须服气四十九次。服气期间,会放屁频繁,初时臭不可闻,几天后放屁无臭气,甚至微香,这时必须闭住气 不让它放出,以免真阳泻漏。初服气时,小便赤黄,亦勿怪,久久变色自如。辟谷,这时服气顺增至八十一次,但不可强求辟谷,须顺其自然。2.初练闭气法时, 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在练闭气法期间,会出现以下效应,可供练功 者参照,初时闭气会觉得全身真气充盈发热,额头出汗,几日后,行功时会全身真气充盈发热,全身出汗的现象,全身舒畅无比,渐觉左右太阴经两道气从大牙根上 冲太阳穴,入顶门两气交合入泥丸;数日后,气从泥丸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再数日后气抵心中,心中温暖舒畅,从心而上,过咽喉而 入舌下,这时会觉得满口芳香甜美。得此效验后,应闭关修炼,勿受人和动物等外界因素干扰,面南而坐,面向墙壁,练法如前,此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奇异景象,如 身形变高变大,觉得山川河流人物房舍等尽入身中,精神兴奋,手足不知所措,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 丹从头顶直降丹田,降丹之后不可立即睁开眼睛,先渐收意念,静下心来,复四肢,睁眼、收功。到此时内丹已成,接着修炼下去,胎息指日可成.
5. 陈撄宁先生听皮肤法:
陈撄宁先生曾以“庄子心斋法”为依据,总结出一套“听呼吸”的方法。这个方法虽然易于实行,但也有些许流弊。如果心思呆板的人依法修持,仍免不了出现问 题。是故,愚根据历代以来前辈高真的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体会,在先师“听呼吸法”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听皮肤”的法门。即修炼者不拘坐卧,全身放 松,不空不松,微微将念头放在全身的皮肤及毛孔,听皮肤毛孔的开阖. 皮肤毛孔之开阖,用耳朵本来是听不见的,但将意识放在全身的皮肤毛孔,圆满似太极拳中的浑身棚劲,则自然会感觉到皮肤是在一开一阖,一呼一吸。如此久之, 呼吸之息氤氲布满于全身,一开一阖,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而感觉不到气的出入,直至呼吸全止,开阖俱终,脉停息住(即内家拳中所谓不能吞不能吐), 类似人气绝了的样子。这种现象就是古代仙家所说的未死先学死。这个暂时的死能由自己作主,然后长久的生,方能由自己作主。此时外表虽如死人,无呼无吸,脉 搏若有若无,而其生理上已起了微妙的变化,非但比较其死人绝不相同,即比较普通的活人亦大大两样。到了这个时候,胎息自然成功,离入定出神之期也就不远了。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胎息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6. 我之浅见:
懂得了胎息启动及入定的的原理,便不必执着于哪家哪门的方法。熟练后甚至不必用闭气也可自如启动与控制胎息与入定。一旦胎息启动,闭气是自然结果而非因。 听呼吸, 听皮肤开阖, 听心跳, 听肚脐处之声音, 诸如此类,不外摄心摄六根。懂得这个道理,便可灵活用之,以适合自己。比如我用念佛咒法,效果甚好。而且此时的念佛念咒功效,胜过平时万倍。阅者有缘,习之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