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道家养生修炼方法之胎息
自古至今流传的胎息近百余种,从启动胎息的角度归纳可分为五类:
一、导引启动法
二、调息引动法
三、奇经八脉促动法
四、自然胎息法
五、自发动引动法
胎息是炼功高度入静时的 一种特殊呼吸状态。它有四个特点:
1. 呼吸柔长细缓,若有若无。
经过收心敛神,神息 相依,气沉丹田等修持之后,主体形成了柔长细缓的腹式呼吸。《胎息铭》说,“吐唯 细细,纳唯绵绵”,正准确地表明胎息时的气息流动状态。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辟谷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辟谷全套学习视频。
2. 神息相依,神气合一。
在收心敛神之后,逐渐做到神息相依、神息相抱乃至神气合一,这样便会达至胎息状态。《 胎息经》说, 修习胎息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相注之法则是“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胎息 经疏略》谓胎息时“令能专气抱神,如婴儿然,则一团纯阳,还老返童长生也” 。它们都强调胎息时的神气合一状态。
3. 丹田呼吸。
在收心敛神、神息相依之后,主体便逐 渐形成丹田呼吸。丹田呼吸有别于一般的口鼻呼吸,它要求意守丹田,呼吸皆行于丹田。这 是腹式呼吸的一种表现。《摄生三要》说,胎息“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 ”,如在胞胎中一般。故实现呼吸注意点从口鼻到丹田的转移,也是胎息的重要要求。
4. 伏气结胎,内气氤氲。
经过收心敛神、神息相依并形成了丹田呼吸之后,丹田部位会逐渐 出现气感,随着气感的不断增强,还会出现活跃的气团。此时修习者的呼吸与内气活动完全 凝结在一起,不分彼此,好像是丹田在呼吸,又好像是内气在跃动。《胎息经》说:“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道真集》说:“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 不入,名曰胎息。”《玄微心印》说:“须知伏气黄庭,即胎息之法。”他 们说的都是这种内气和呼吸之息凝结一起的状态。据此,可以说:经过收心敛神、神息相依 的修炼,逐渐形成柔长细缓、神气合一的丹田呼吸,最终实现伏气结胎、内气氤氲的状态, 这便是胎息。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辟谷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辟谷全套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