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洗髓功吐纳正确方法什么是吐纳? 

  • A+
所属分类:易筋洗髓功

道家洗髓功吐纳正确方法什么是吐纳? 

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称肺呼息。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进而对内 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据说吐纳练习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那时呼吸微微,忽然遽断,进入胎息境界。吐纳者,呼吸也:呼出浊气,纳入清气。中国古人修炼,历来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亦得数百岁。”古语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必散乱。”说明了“气”的重要性。吐纳,就是一种行气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道家洗髓功吐纳正确方法什么是吐纳?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吐纳的方法:
一、动功吐纳法:
首先身体尽量放鬆,然后舌舐上颚,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沉肩坠肘目视正前方,双掌自然重叠在神阙(肚脐)上,男生左手在下,女生右手在下。全身放松后即可开始。先吐一口气后,徐徐吸气同时双手掌心朝下缓缓上举至头顶,双手掌心相对,同时身体及头后仰,并作短暂憋气;再将双手由体侧下落置回神阙并徐徐呼气。
静调吐纳法:用坐姿为佳,立、卧姿亦可,双手同动功吐纳法置于神阙上。意念先集中在气海穴(肚脐下一寸三分),舌顶上颚,大脑入定再开始行功。此法呼气时尽量使小腹内缩,吸气时尽量使小腹凸起,胸部则尽量平和放鬆(此为正呼吸法)。吸气时同时以意导气,意自两眉间进入,气自鼻吸入,意从眉间随气下送至气海穴,然后意守丹田以口徐徐呼气。此吐纳法呼气用口,吸气用鼻,不动声色,有内动而无外形,是为上乘。
2、提肾功法
所谓提肾即提肛,以会阴穴为中心,用意将其附近之肌肉往丹田方向作内缩后随即放鬆之动作。练习时白天面朝东,日落后面朝南。站、坐或卧均可,站立时则两脚与肩同宽;坐则以盘坐为佳;卧则以轻鬆舒适为度。而后全身自然放鬆闭目调息,两手掌心掌背重叠于神阙上,男生左手劳工穴对准神阙,右手掌心再覆盖其上,女生左右手反之,两手肘微微向前,舌抵上颚,将肛门往丹田方向作内缩放鬆之动作,以卅六下为一个循环,以自己的时间衡量要练习的次数,每次练习最少作一个循环。站立练习时,双手除了置于神阙上,还可以双手掌心之气温养肾脏,意即将双手掌心分别置于肾脏的位置,指尖朝下,两手小指约置于命门穴上。
3、揉丹功法
揉丹者,乃在以丹田之气养腰肾之血脉,气血顺畅则腰强肾固,盖腰强则体健,肾固则气足。以运动生理学观点来看,一般人腰部肌肉较少运动又因站坐或工作的姿势不正确,而导至腰部之酸痛或受伤。在此我们所介绍的揉丹功法,于外可增强腰腹肌肉的肌力,于内可因气血循环的顺畅,带来更多的营养,促使腰腹内的内脏功能更加健全。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动作要领:
站姿,两脚与肩同宽,左手劳宫穴盖住神阙,右手劳宫穴盖住命门,腰部向右绕环36圈,然后左右手交换,腰部向左绕环24圈,绕圈时两手劳宫穴需保持在前后直线上。此功法在作完提肾功法后接著作效果更佳,可依身体状况及时间调整所作次数,最少练习一个循环。
4、开合太极
气是以什麽形态存在。若以现今的科学来解说,仍无法揭其奥秘,然而人们确可感应它的存在,对气的感觉,人人不尽相同。对一个未经下手入门的人来说,想要体验气的存在,以开合太极的动作最容易体会到气的感觉是如何。
动作要领:
站、坐、卧姿均可练习,开始时身体尽量放鬆,排除杂念,舌顶上颚,两手掌心相对距离约6--8公分,置于神阙前,切记肩膀、手肘、手腕、手指均要放鬆。意守劳宫静心体会两掌心的感觉。当气动时两手会有麻胀发热之感,或被一股力量牵引著,使两手不自主的或开或合;或前或后;或上或下;或绕圈的移动著。在练完前述三个功法后,再练开合太极,会有较好的效果。
5、收功
当练完气功或不想练习时,均要作收功的动作,在这裡,我们所要介绍的收功动作是配合前面所讲的基础功法的一种收功方式,此动作非常简单,收功时先吸气并将双手放在神阙上,然后徐徐吐气,同时身体向前弯腰超过90度后,左手盖住百会,右手自尾椎延脊椎路线向上拍打至百会,两手交换再拍打一次,拍打完后提肾一下,将身体慢慢抬起同时吸气且放开双手,此即为收功动作。站立或盘坐均可实施,切记练完或不想练习时,一定要作收功的动作。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