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功为什么练习打坐?打坐能够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洗髓功打坐的原理是什么?

  • A+

打坐禅修,经过了世代的传承与发展,演变为当今风行全球的冥想健身热潮,已成为名扬天下的一块瑰宝。

冥想也好,打坐也罢,都有一个基本功,就是盘腿。一盘腿,就可以把气聚集在丹田之下,就跟生了一堆柴火似的,不但肚子这块热,腿也会感觉暖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不盘腿的时候,能量是分散的,但是你一盘腿,就把能量聚集起来了。积聚自己的能量,然后把它点燃,就是打坐/冥想所达到的其中一个功效。

洗髓功为什么练习打坐?打坐能够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洗髓功打坐的原理是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双盘能改善腿部、踝部、髋部的柔韧性,使两腿、两髋变得柔软,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痛,且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双盘不仅能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人体在处于双盘的姿势时,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泵血力度,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从而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从道家的角度上讲

人在盘腿打坐/冥想的时候,头顶着天,接收着宇宙天体的高能量,叫开天门;会阴被坐在底下,避免能量从会阴逃出,叫闭地户;双手心、双脚心加上头顶朝上,采集吸收天体中的高能量,叫五心朝天;双腿相叠,使脚三阴、脚三阳相交,得到双腿能量的互补;双手结印,使手三阴、手三阳相接,得到双手能量的灌通;舌顶上颚,牙齿微微离缝,嘴唇闭上,使任督二脉相连,得到身体大脉的畅通,叫搭鹊桥。

洗髓功为什么练习打坐?打坐能够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洗髓功打坐的原理是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修行者的角度上看

舌头顶住上颚,嘴唇闭上,任督二脉相通,形成一个循环,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天。一般情况下,子时、午时,人体在放松、睡眠休息的时候,才能形成周天循环,所以,养生的人注重睡子午觉,所以,把这种周天循环叫做子午周天;而打坐/冥想是人为的把两脉相接,让脉络得到更大程度的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充沛的精力。

双腿相叠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周天,形成一个脉络循环;双手结印,两手与头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相似的三角形周天,又形成一个脉络循环;十二正经相互连贯,就形成了人体侧面的一种循环形式。按照身体自然的循环时辰划分,人体一般在卯时和酉时自动形成循环运行,所以把这种修行方法叫做卯酉周天。

人在打坐/冥想的情况下,身体内的五脏会和谐相生,协调相克。通过肾水往上行,心火往下降,叫水火相济;通过肝气往西行,肺液往东运,实现金木相交;五脏五腑的相生运转、相克运行和三焦的相互贯通,形成人体内的一种周天循环,使人身体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特别是对于慢性疾病和顽固症状,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肺病、脑供血不足、偏头疼、身体沉重、四肢寒冷、风湿病、爱出汗、盗汗等,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由于平台限制,无法发送洗髓功全套视频,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邀请免费进群学习,赠送全套学习视频。

洗髓功为什么练习打坐?打坐能够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洗髓功打坐的原理是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冥想时注意力集中于一点,呼吸变得平缓均匀,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的空气总量相对稳定,进入心脏的氧气量也相对稳定,从而利于血压的调节;冥想时,身体能量的消耗减少,心脏的耗氧量也比平时减少很多,血液循环的力量自然比平时加强了。有力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我们净化血管中堵塞的物质,让很多“长期休眠”的血管重新恢复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气脉贯通能提升机体能量,能帮助脏腑净化积存的“负面能量”,从而提升脏腑的自愈功能;气脉经过皮下,亦能帮助皮肤和肌肉净化“负面能量”,改善气色和肌肉的曲线。所以即便是短期的冥想,人也会感觉到那种从身体深处升起的轻松、舒适的生命能量,就像身体内部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按摩过一样。

冥想还能提升下丹田的力量,“下丹田”是生命能量的源头。在冥想的过程中,由于血管的净化、身心气的调和,全身的经络得以疏通,使“气的轨道”恢复正常运转,达到固精培元的效果,元气充盈则百邪不入。

洗髓功为什么练习打坐?打坐能够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洗髓功打坐的原理是什么?

对于当代的我们来说,我们练习洗髓功的,想要学习洗髓功的目的是为了养生,是为了改善自己身上的病症而来学习,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专业的老师,一个靠谱的平台,我们需要的是跟着老师学习,理论是练习的基础,但是,练习才是改善身体的根本,所以,养生洗髓功主要是从练习上给大家讲解,用最短的时间让大家拿到效果。实践才是拿到效果,改善身体的唯一方法。如果对于练习洗髓功有兴趣的话,欢迎添加老师微信:18084038065,免费领取相关学习资料,还可免费咨询相关学习问题。

本文所提及内容不涉及医疗范畴,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